黃金周,4億人在用的高德掃街榜殺瘋了

出品/定焦One
撰文/陳頤
這個國慶黃金周,高德地圖“殺瘋了”。
這個大家印象中的導航工具,變成了手機里打開頻次最高的APP之一。
找餐廳、訂酒店、查景點,甚至找個廁所,已經是常規(guī)操作。最新玩法是在高德上“刷”起了“掃街榜”,看哪家小店排名靠前,找那些小眾但有趣的出游路線。
高德從一個“用完即走”的導航工具,變成了讓人“刷得停不下來”的生活平臺。這種轉變,對阿里來說意義重大。高德CEO郭寧親自帶隊、在保密狀態(tài)下研發(fā)三個月的“掃街榜”,標志著阿里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其中的到店市場,發(fā)起正式的總攻。
根據官方數據,上線僅23天,掃街榜累計用戶就超過了4億;在“掃街榜”上線后的首個黃金周,高德日活躍用戶數(DAU)一度突破3.6億。
對于一個國民級應用來說,在已經非常高的基數上再創(chuàng)新高,意味著一個平臺的質變:高德不只是“帶你去目的地”的工具,而是“幫你決定去哪里”的入口。
誰能影響用戶“去哪里”的決策,誰就掌握了線下生活服務的流量分配權。而這,正是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最核心的資產。
從“用完即走”到“刷得停不下來”
這個黃金周,很多人重新認識了高德。
在深圳工作的李先生,是一名新能源車主,他說,過去開新能源車跑長途,最怕的就是堵車和充電,今年國慶照樣長途自駕,但不再焦慮了。
他分享道,“高德的‘新能源導航’特別好用,能提前規(guī)劃好沿途的充電站,把充電樁的位置、功率、空閑數量都標得一清二楚!磥碛脮r’功能還能根據實時路況,預測我?guī)c能到家,誤差不超過10分鐘!
熱衷Citywalk的上海白領小王,不喜歡看旅游攻略網站上千篇一律的“必去景點”,這個假期,她跟著高德的“城市寶藏路線”壓馬路,發(fā)現了很多人少景美的小眾景點。
還有人發(fā)現,高德推出了“無障礙導航”,專門為帶娃、帶行李、坐輪椅的用戶規(guī)劃無臺階路線。截至2025年3月,這個功能已經覆蓋全國69座城市。
從找充電樁、找母嬰室,到找?guī)@些看似瑣碎的功能,卻總能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用戶逐漸意識到,高德不再是一個被動的工具,而是一個主動的服務平臺。
這背后的邏輯是,高德以高頻剛需的導航功能為流量入口,通過解決出行場景中一個個具體的痛點,自然地延伸至更廣闊的本地生活服務。

高德地圖內部曾有一個“121理論”,對應著這個產品的三個階段:“1”指的是,當DAU達到100萬時,核心任務是把一個功能做到極致;“2”指的是當DAU增長到2000萬時,可以開始考慮做一個平臺;最后的“1”指的是,DAU突破1億大關,便有了向外擴張的資本。
高德早就進入了第三階段。它的DAU自2021年起穩(wěn)定過億,2023年國慶節(jié)期間還曾突破2.8億,今年國慶“黃金周”,其日活躍用戶數更是創(chuàng)下了3.6億的歷史新高。
本地生活服務,尤其是到店業(yè)務,一直是互聯網巨頭們覬覦的“肥肉”。阿里在這個領域曾屢次嘗試,但始終沒能找到一個完美的支點。
一位關注本地生活市場的投資人分析,口碑雖然有品牌,但缺乏獨立的流量入口;餓了么雖然有場景,但“到家”的心智太強。高德恰恰同時擁有這兩張王牌:有流量,還牢牢占據“出行”這個最高頻的線下場景入口——用戶從“去哪里”到“吃什么”、“玩什么”的決策轉化,路徑最短,也最自然。
更且,技術也更成熟了。2025年上半年,高德發(fā)布了基于Qwen大模型的AI地圖,它能從用戶的真實導航軌跡中,精準識別出哪些是“專程前往”、哪些是“反復到店”。
現在是阿里做到店最好的時候,問題只在于,高德這枚棋子該如何落下。
“掃街榜”上線23天,帶來哪些改變?
高德選擇從“吃”這個最高頻的場景切入。
9月10日,高德上線了一個新功能——掃街榜。這不是一次普通的產品更新。據了解,這個項目早在今年6月底就在內部正式立項,由高德CEO郭寧直接領導,且項目全程高度保密。
傳統的點評模式依賴的是主觀評價——用戶寫下的文字、打出的星級、上傳的照片。這些內容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也就意味著,它們更容易被操縱。當用戶評價和商業(yè)推廣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真正有價值的參考信息變得稀缺,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感隨之下降,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高德看到了這個機會。它換了一個思路,用“行為數據”替代“主觀評價”。
掃街榜的邏輯很簡單,不看你說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導航去了哪家店?走了多遠的距離?多久去一次?這些行為數據,是掃街榜的評分基礎。

圖源:高德掃街榜微博
具體來說,掃街榜基于四個維度:導航到店人數——有多少人真的去了這家店,而不是只在網上看看;復購率——這直接反映了店鋪的真實口碑;專程前往——距離越遠,認可度越高;人群寬度——來的人是不是多是游客,還是本地人也常去,“本地人愛去榜”就是基于這個維度。
這些維度都基于高德最核心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務)能力。每一次導航、每一次到店,都會被記錄下來,成為評價店鋪的依據。
關鍵是,這些行為數據的“造假成本”,比文字評價高出幾個數量級。
為了進一步提升可信度,高德還引入了芝麻信用。在征得用戶同意后,信用分高的用戶,其評價權重會更大;而新注冊的“小號”,權重則會被降低。
這套“行為數據+信用體系”的設定,目的只有一個:擠掉榜單里的水分,讓用戶看到的信息更加真實。
高德掃街榜這套新規(guī)則一出來,效果很明顯。上線當天,其活躍用戶就突破了4000萬,F在很多人找地方吃飯、逛街,做決定比以前干脆得多了,更容易直奔值得去的店。
更重要的是,那些“只會做菜,不會營銷”的小店,也有了更多被人發(fā)現的機會。
掃街榜全國第一名,不是北上廣的網紅餐廳,而是廣西北海一家叫越鄉(xiāng)小廚的小館子。人均消費不到百元,店面也不起眼,老板頓洋洋自己都沒想到能拿第一。
“我就是個在小地方踏實做菜的”,她說自己不懂營銷,不知道怎么在各種平臺上做推廣,只知道怎么把海鮮做得新鮮、實在、好吃。
但在高德的數據里,這家店得分4.9,店鋪收藏超過1.5萬次,1200條評論中800多條是“導航/現場評價”。更關鍵的是復購率,真實的導航記錄統計出它回頭客超過4萬,是北海地區(qū)最多的。
北京的勇盛牛肉面,也是類似的故事。排名全國第68位、北京第8,也是一家開了十幾年的老店,從來不做推廣,但每天的外賣單號超過千單,靠的就是回頭客。
像這樣的故事并非個例。據高德官方數據,掃街榜每天平均能給煙火好店帶去超過5000萬次的精準曝光。僅10月1日當天,煙火小店的流量就增長了300%,高德本地生活餐飲行業(yè)訂單量同比增長150%。
這對于那些從來沒有做過推廣的小店老板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更是一個更加公平的舞臺。老板們不需要研究復雜的平臺規(guī)則,不需要學習如何“運營”,只需要把菜做好、把服務做好。
不只是榜單,是一場“入口”爭奪戰(zhàn)
掃街榜上線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不就是多了一個“更靠譜”的榜單嗎?但你如果只把它理解成一個餐飲指南,就把這事想簡單了。
要理解高德的野心,我們不妨先看看另外兩個超級平臺。
淘寶為什么能成為“萬能的淘寶”?核心在于,它通過你我匿名的、匯總后的購物行為(比如喜歡瀏覽什么、最終買了什么),摸清了消費趨勢,才能給用戶推薦更合適的商品。
微信又為什么能成為國民應用?因為它高效整合了你主動提供的社交連接與使用習慣,它不只是通訊工具,更是你管理社交關系、完成日常支付、獲取服務的高效入口。
那高德掌握的是什么?不是商品,不是關系鏈,是我們在真實世界中的行動足跡。

圖源:高德掃街榜微博
每天,數億人打開高德,搜索地點、規(guī)劃路線、導航到店。這些匿名的行為數據匯聚起來,讓高德形成了對城市運轉、區(qū)域熱力和消費動向的動態(tài)理解。哪里在升溫,哪種消費在興起,哪家店真的受歡迎,高德都能看出個大概。
這就是為什么,高德的角色早就不只是那個“幫你找路”的工具了。它正不斷延伸服務,圍繞“去哪兒”這個問題,提供用戶需要的參考與指引。
這是一個平臺的質變。前者是工具,后者是入口,前者是執(zhí)行指令,后者是影響決策。
想象一個場景:你周末想出去吃飯,打開高德導航準備去某個商場。這時候,高德告訴你:“附近還有一家店,評分更高,而且很多人專程開車去吃,要不要看看?”你可能會點進去看看,如果這家店確實不錯,你可能就改變了目的地。它能在你“去哪里”的決策過程中,提供一個參考。
這種“導航+”的模式,相比于純粹的點評模式,有一個天然優(yōu)勢:它不需要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你本來就要用高德導航,它只是在你導航的過程中,給你符合需求的建議。這比讓你專門打開一個點評App,搜索、篩選、對比,要自然得多。
當然,掃街榜只是高德更大野心的一個開始。本質上,高德就像一個“空間操作系統”。
手機里的操作系統負責管理硬件資源,為應用提供運行環(huán)境,并為用戶提供統一的交互界面。高德所扮演的角色類似,它連接”線下世界“和“數字服務”,成為承載和調度各種本地生活服務的基礎平臺。
具體來說,這套系統依賴三層核心能力:
第一層是感知,通過導航和定位,實時感知海量用戶的位置與軌跡。這是高德的基本功能,也是它最大的優(yōu)勢。
第二層是理解,借助大數據與AI技術,讀懂這些足跡背后的群體意圖和偏好,判斷哪些地方是真正受歡迎的。
第三層是服務,將理解后的結果,轉化成具體的服務和產品,再反饋給用戶,幫助他們做出線下決策。掃街榜和那些隱藏服務,就屬于這一層。
這三層形成一個循環(huán):更多的行為數據,帶來更深的理解;更深的理解,催生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服務,吸引更多用戶使用……
當這個循環(huán)能持續(xù)加速,高德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話語權就會越來越大。
更重要的是,高德這套基于“真實行為”的新規(guī)則,正好戳中了當前本地生活服務的一個痛點:信任。在什么都可以“刷”的時代,真實本身就是最稀缺的價值。
所以,高德在這個黃金周的高存在感,并不是偶然。它爭的不是某個“到店”場景的一城一池,而是未來“生活服務”超級入口的定義權。
掃街榜上線不到一個月,已經讓人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如果高德能守住“用腳投票”這個原則,持續(xù)提供可靠的參考,它有望成為本地生活服務中最具潛力的平臺之一。
它也證明了,在本地生活服務這個市場,除了流量和補貼,還有另一條路可以走。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