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欧美+日韩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黄 色 成 人 免费网站,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鄭永剛去世年余,杉杉系拉響警報

來源: 斑馬消費 范建 2024-10-10 09:08

來源/斑馬消費

撰文/范建

雖然,連續(xù)23年入榜“中國企業(yè)500強”的喜報仍在官網高懸,但痛失靈魂舵手鄭永剛的杉杉系巨輪,在驚濤駭浪的商海中,已不復往日的平穩(wěn)。

核心企業(yè)杉杉股份業(yè)績驟降,杉杉集團、杉杉控股流動性危機突現,整個杉杉系看似風雨飄搖。

去年才倉促上任的二代鄭駒,能否繼承父親的遺志,帶領杉杉力挽狂瀾?

01

危機顯現

10月9日,A股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永杉鋰業(yè),同時披露利空公告,杉杉系的危機徹底浮出水面。

壞消息加之大盤的整體回調,當天,兩家公司股票雙雙跌停。

永杉鋰業(yè)(603399.SH)是主營鋰鹽產品和鉬產品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杉杉旗下寧波炬泰。目前,寧波炬泰和一致行動人上海鋼石,合計持股 44.11%,已故浙商大佬鄭永剛,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因為債務問題,寧波炬泰所持永杉鋰業(yè)7600萬股和2600萬股,定于10月31日10時- 11月1日10時,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公開拍賣。

如上述股權司法拍賣交割完成,寧波炬泰和一致行動人上海鋼石,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將降為24.32%。

不久前,遼寧證監(jiān)局一份《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下達,進一步危及杉杉對永杉鋰業(yè)的控制權。

多年前,杉杉在對吉翔股份(永杉鋰業(yè)前稱)的收購過程中,通過第三方股份代持等方式,避免要約收購義務,涉嫌違法。

遼寧證監(jiān)局經調查后決定,責令杉杉控股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500萬元罰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鄭永剛已于2023年2月去世,不再追究其行政責任。

杉杉控股拿出的整改方案是,擬將上海鋼石所持永杉鋰業(yè)10.38%股權,通過協(xié)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無關聯(lián)第三方,以更正前期錯誤。上海鋼石在完成整改前,放棄其所持有的永杉鋰業(yè)股票對應的投票權。

上述寧波炬泰股權拍賣和上海鋼石股權轉讓,很可能導致永杉鋰業(y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化。

另一邊,杉杉股份(600884.SH)也不太平。因債務問題,公司控股股東杉杉集團及其控股股東杉杉控股,所持杉杉股份股票,頻頻被凍結或標記。

截至目前,杉杉控股累計被輪候凍結超1.11億股,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154.06%,占公司總股本的 4.94%;杉杉集團累計被輪候凍結2.53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32.34%,占公司總股本的11.23%。

02

債務襲來

杉杉系的這一輪危機,在6月就已現出端倪。

當時,杉杉集團披露重大事項公告, 應于6月20日,向興業(yè)銀行寧波鄞州支行等,支付的1900余萬貸款利息,未按還款計劃完成支付。當時,公司的解釋是,資金安排的原因所致。

8月,同樣的情況再現,應向浙商銀行寧波分行等10家金融機構支付的1100余萬元的貸款利息再次出現違約。

新世紀評級決定,將杉杉集團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負面下調至AA-/負面。新世紀評級在相關報告中指出,公司流動性風險上升,與關聯(lián)人之間的往來和擔保規(guī)模仍較大,預計短期內無法有效降壓,且核心子公司杉杉股份業(yè)績大幅下滑。

因利息支付逾期構成違約,又觸發(fā)公司在其他金融機構借款的交叉違約條款,多家金融機構宣布貸款提前到期,并向法院訴訟,要求杉杉集團、杉杉控股等償還借款。

系列訴訟,導致杉杉集團所持杉杉股份股權,被大量凍結、標記或輪候凍結。

半年報顯示,杉杉集團期末合并報表范圍內的有息負債為312.73億元,6個月內到期金額為99.49億元,6個月以上到期金額為213.24億元。當期,公司擁有貨幣資金60.09億元,其中19.77億元受限。

03

全面承壓

中國知名民營企業(yè)家鄭永剛,創(chuàng)業(yè)34年,上世紀80年代,從一個瀕臨倒閉的服裝廠起步,搭建起龐大的杉杉帝國。

2023年2月,鄭永剛突然因病去世,此前,他應該沒有做好任何交班的準備。以至于,在他去世之后不久,其子鄭駒與繼母周婷之間的爭產,一度劍拔弩張。

鄭永剛時代,杉杉發(fā)展的每一個階段,總能提前一步,完成多個行業(yè)的布局。

杉杉創(chuàng)立之初,還是裁縫鋪大行其道的時代,鄭永剛義無反顧推行品牌服裝戰(zhàn)略,將杉杉打造成了國內西服第一品牌。

1996年,杉杉股份成功登陸A股,成為中國服裝行業(yè)首家上市公司。當公司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鄭永剛卻提前感知到了危機。他很清楚,早年間杉杉的服裝賣得好,是因為市場供應的短缺。一旦市場競爭加劇,尤其是國際裝飾品牌進入中國市場,杉杉的服裝業(yè)務,必定面臨苦戰(zhàn)。

很快,他為公司找到了鋰電材料這一全新業(yè)務,用賣服裝賺的錢持續(xù)投入培育,終于,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公司找到了爆發(fā)點。

當鋰電材料發(fā)展到瓶頸期時,2020年,淡出杉杉股份長達13年的鄭永剛再出山,主導公司對LG化學旗下LCD偏光片業(yè)務及相關資產的大收購,耗資53.4億元,為公司買下了又一個大產業(yè)。

鄭永剛突然去世,其子鄭駒上馬,面臨的,是一個突然變化的市場。

2023年,杉杉股份營業(yè)收入下降12.13%至190.7億元;歸母凈利潤更是大降71.56%至7.65億元。

今年,杉杉股份的主營業(yè)務仍然難見大的起色,負極材料行業(yè)仍處于產業(yè)周期底部,價格持續(xù)承壓;偏光片行業(yè)仍面臨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滑等壓力。

上半年,公司營業(yè)收入繼續(xù)下滑6.84%,歸母凈利潤驟降98.27%至1757萬元,已行至虧損的邊緣。

很多人不禁要問,如果鄭永剛在世,杉杉如今的危機,會不會出現?可是,沒有如果。

本文為聯(lián)商網經斑馬消費授權轉載,版權歸斑馬消費所有,不代表聯(lián)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