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開店近500家,炸雞賽道又跑出黑馬品牌!

出品/紅餐網
撰文/周沫
一家僅13平方米的炸雞店,竟能月入超30萬元,餐飲業(yè)再現“神店”!
最近,紅餐網做市場調研時發(fā)現,在廣州越秀區(qū)惠福路,一間只有10平米出頭的炸雞店單月營業(yè)穩(wěn)定突破20萬,業(yè)績最好的月份甚至高達35.6萬元。
今年10月,這家店的老板黃鵬鳴在原店直線距離250多米外,開出了第二家店。
惠福路所屬的北京路商圈是游客打卡勝地,租金居高不下。而且,有經驗的餐飲人都知道,兩家門店開得太近,很容易形成內部競爭,單店盈利能力會被削弱。
黃鵬鳴為何會如此冒險,在不足300米范圍內開出兩家店?他的炸雞店為什么這么賺錢?
從房地產跨界干餐飲,
半年開出10家炸雞店
兩家店相隔不到300米,其實是黃鵬鳴深思熟慮后的布局策略。
自2024年開業(yè)以來,這家僅13平方米的小店,單月營業(yè)額仍穩(wěn)定在20萬元以上。今年2月春節(jié)期間,單月營業(yè)額沖上35.6萬元的高峰;即便是9月傳統餐飲淡季,也實現了17萬元的營收。
不過,高增長背后也有瓶頸——產能見頂,受限于廚房空間,高峰期訂單量常超出承接能力。
而根據品牌總部提供的商圈流量數據、對新門店分流風險的測算,北京路作為廣州的核心商圈,這里既有大量的年輕食客,也有眾多的家庭消費客群,相比于年輕人,家庭的消費力更強,一些帶孩子的家長往往會選擇套餐消費,客單價普遍更高。
面對這樣的市場潛力,黃鵬鳴直言,與其讓客流流失,不如主動填補產能缺口,把商圈紅利攥在自己手里。
10月,二店在百米外開業(yè),有效承接了溢出訂單,試營業(yè)15天,僅堂食營業(yè)收入就達到了8萬元(純堂食收入),基本上符合預期。
事實上,黃鵬鳴運營的虎頭炸門店不止北京路這兩家。
2021年,黃鵬鳴從房地產跨界干餐飲,先后加盟了瑞幸、喜茶、霸王茶姬等頭部品牌,在實戰(zhàn)過程中積累了連鎖運營經驗。
2022年,運營霸王茶姬門店時,他留意到,周邊的小吃店、炸串店生意很是火爆,許多顧客買完奶茶,會順手帶走一份炸串或小吃,于是也萌生了加盟小吃品牌的念頭。
在篩選項目過程中,黃鵬鳴一眼被虎頭炸潮汕南乳炸雞的定位吸引。這是他從沒見過的風味,和市面上的美式炸雞、韓式炸雞有著鮮明的差異。

不過,當時虎頭炸還是一個新品牌,黃鵬鳴決定先試水。他花了15萬在廣州番禺建華匯開了一間15平方米左右的小店。
沒想到,門店開業(yè)才幾天,門店單日營業(yè)額就突破了8000元。
憑借積累的餐飲加盟經驗,黃鵬鳴認為小吃炸雞品類投資少、門檻低、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而且虎頭炸全國門店并不多,市場仍存在大片空白,于是,他果斷拿下虎頭炸廣州總代理。
從2024年1月簽約,到2024年7月,黃鵬鳴在短短半年內,便在廣州開出了10家虎頭炸門店。截至目前,他手上握著的虎頭炸門店已經超20家,遍布廣州、深圳、東莞、湛江、長沙等城市。
加盟商復開率達48%,
這個新銳炸雞品牌做對了什么?
黃鵬鳴加盟的虎頭炸是近兩年崛起的中式炸雞新銳品牌,自2023年3月開放加盟以來,已在全國開出近500家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虎頭炸的加盟商中,有近48%的老加盟商復開新店。這意味著,每兩位加盟商中,就有一位加盟商開了2家或以上的虎頭炸門店。

作為新銳品牌,虎頭炸為何能贏得加盟商的信任與青睞?
1.開創(chuàng)“南乳炸雞”新品類,精準切入空白市場。
在虎頭炸聯合創(chuàng)始人許瑩穎看來,做生意,關鍵要搞清楚兩件事:一是賣給誰?二是他們在哪?
第一個問題決定一個品牌要做什么樣的產品,第二個問題決定用什么樣的運營方式觸達人群。
虎頭炸從一開始就鎖定了要做年輕人的生意,而且必須做大眾化的年輕客群生意。

炸雞天生帶有“成癮性”,是符合年輕人消費特征的品類,但問題是,韓式炸雞、美式炸雞早就鋪天蓋地,再做一個“差不多”的,機會并不大。
虎頭炸能迅速獲得年輕人喜愛,主要原因在于聚焦了潮汕南乳炸雞,與市面上傳統炸雞相比,有明顯的產品差異化,同時更有口味記憶點。南乳(又稱腐乳)則是中國從南到北傳承了千年的傳統美食,潮汕南乳更是保留了漢族正宗風味的經典腐乳小吃,將其提煉出來打造品牌,在某種程度上不需要過多擔心市場認知的問題。
除了差異化的產品之外,品牌還需要關注年輕客群的消費審美,這是很多炸雞同行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
而虎頭炸的做法是將這些細節(jié)融入每天的日常經營當中,比如將潮汕地區(qū)獨有的財神、圣杯等文化元素融入到門店視覺、包材設計、周邊產品,以及營銷活動里,讓消費者在購買虎頭炸甚至經過虎頭炸門店時,能一下子記住品牌的特點,并逐漸形成潮汕南乳炸雞等同于虎頭炸的認知。

2.“陪伴式”經營,讓合作伙伴開好店、多開店。
品類優(yōu)勢之外,一家店能持續(xù)盈利,才是讓加盟商持續(xù)選擇品牌的重中之重。這其中,有兩點至關重要。
首先站在加盟商角度思考問題。
自放開加盟以來,虎頭炸一直堅持“陪伴式經營”的方式,從簽約開始,開店部門、設計部門、培訓部門、營銷部門、督導部門、外賣部門、產品研發(fā)部門、供應鏈部門、售后部門等所有團隊人員,就會在工作組全程協助加盟商。門店遇到問題,哪怕是半夜凌晨或春節(jié)除夕,都會有相關人員負責在線協助解決。
正如黃鵬鳴所言:“無論何時遇到問題,總部都能第一時間響應,這種踏實感讓人安心!
或許正是這份深度陪伴,讓虎頭炸在全國開出近500家門店,并持續(xù)贏得加盟商信賴。
其次,用數據驅動決策。
虎頭炸的運營決策并不是拍腦袋定下來的,而是以數字化管理的精準分析,用數據反哺決策。
例如,虎頭炸曾通過分析外賣平臺訂單數據,發(fā)現有部分門店的“下午茶時段(14:00-17:00)小吃類訂單占比高”,于是在區(qū)域門店推出“南乳蜜汁雞架+廣東涼茶”之類的小吃組合套餐,結果下午時段訂單迅速提升30%。

針對下沉市場的“家庭型用戶需求”,在縣級門店增加“霸王全雞桶”套餐,銷量占比達當地門店營收的35%。
此外,針對辦公客群推出“16.9元午餐管飽計劃”,虎頭炸還推出了新品主食“潮汕南乳大扒包”,很受辦公白領的歡迎。
這種“數據驅動運營”的模式,讓虎頭炸在快速擴張中,可以始終保持對市場客群需求的敏銳度。
目前,虎頭炸自營小程序累計沉淀了超過200萬用戶,會員復購率高達45%。

3.多維度獎勵機制+供應鏈反哺,為加盟店減負增效。
為了讓加盟商更輕松地運營門店、提升盈利能力,虎頭炸總部還通過科學的激勵機制與供應鏈端的成本反哺,為加盟商減輕負擔。
比如激勵機制,設置了外賣評分5.0好評獎、堂食客單提升獎、零違規(guī)獎等,鼓勵門店在食品安全、服務質量、合規(guī)經營等方面持續(xù)精進。
以外賣評分獎為例,今年8月,虎頭炸全國有43家門店在外賣平臺獲得滿分評價,每家門店獲得1000元現金獎勵。這筆獎金不是直接給到加盟商,而是全額發(fā)放給店長和一線員工,通過激發(fā)團隊活力,進一步服務好顧客。
在成本控制上,虎頭炸依托門店規(guī)模擴張的優(yōu)勢,在采購上有了更高的議價能力,而在供應鏈端節(jié)省的費用,總部會第一時間反哺給全國門店,通過季度食材、物料降價等形式,讓加盟商直接受益,有效減輕運營負擔。
以虎頭炸最經典的熱銷大單品“南乳大雞翅”為例,一箱的價格已經從去年的363元降至現在的308元,降幅達15%以上。

“培養(yǎng)1000位加盟商,
實現個人利潤年超100萬的目標”
三年開出近500家門店,將“潮汕南乳炸雞”這一地域風味推向全國視野,虎頭炸已然成為中式炸雞賽道中不可忽視的黑馬。
當行業(yè)普遍以為虎頭炸會乘勢擴張、占領全國市場版圖時,虎頭炸卻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2025年6月起,虎頭炸正式宣布暫停偏遠地區(qū)加盟,戰(zhàn)略從“全國撒網”轉向“區(qū)域深耕”。
這個決定,源于一次現實的教訓。
許瑩穎坦言,早期嘗試布局偏遠地區(qū)時,總部才發(fā)現:供應鏈拉得太長,運營支持跟不上,加盟商苦,總部也苦。
以新疆店為例,總部派遣督導過去支持門店,出差至少10天,差旅成本至少一萬起步,而供應鏈配送更難,為了攤薄物流成本,單次進貨量必須達100件以上,一家小店還得額外租倉庫囤貨,經營成本層層加碼,生存壓力陡增。

“我們希望虎頭炸的發(fā)展節(jié)奏,應該是團隊組織力大于門店規(guī)模。在組織梯隊搭建完成之前,我們會以深耕區(qū)域市場為主。”許瑩穎直言道。
在許瑩穎看來,深耕區(qū)域市場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運營和供應鏈能夠對門店實現高效而精準的支持。
畢竟,一個區(qū)域的門店越密集,總部掌握的數據就越豐富。通過這些數據,可以清楚了解每家門店的經營狀況、每個商圈的消費特點,甚至區(qū)域內主要競爭對手的動態(tài)。
有了這些信息,總部才能做出更精準的決策,比如針對不同門店制定沖單計劃、設計營銷活動,以及確定補貼支持的方向和內容,確保資源投在刀刃上,真正幫門店提升業(yè)績。
相反,如果一開始就盲目鋪向全國,總部力量分散,很難做到精細化運營,最終只會讓門店“各自為戰(zhàn)”,甚至自生自滅。
“如果我們只想賺快錢,大可以收完加盟費就放手,但那樣必然會透支品牌未來,這與我們的初衷是相悖的!痹S瑩穎坦言。
未來是否再拓全國?許瑩穎直言答案是肯定的。
“一切以供應鏈節(jié)奏為準。哪里能建分倉,我們就在哪里扎下根來,一城一城地做深做透,最終實現虎頭炸萬店目標!蹦壳盎㈩^炸已經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安徽等核心省份設立了分倉,為區(qū)域深耕打下基礎。
接下來三年,虎頭炸定了一個更實在的目標:培養(yǎng)1000位加盟商,通過多店經營,實現個人年利潤超過100萬。
在許瑩穎看來,這種“結硬寨、打呆仗”的打法,看似笨拙,卻是未來實現穿越周期的關鍵。
“虎頭炸要做的,不是曇花一現的網紅。”許瑩穎說,“我們希望每一位加盟商,都能把它當成是能經營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事業(yè)!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