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欧美+日韩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黄 色 成 人 免费网站,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聯商首頁
|
資訊中心
|
數據
|
專欄
|
專訪
|
商業(yè)地產
|
會議
手機聯商
聯商微博
論壇首頁
求助問答區(qū)
資料共享區(qū)
精華貼
|
骨貼
|
新帖
|
論壇公約
|
聯商幣兌換
|
聯商站務
01百貨店/Mall
02便利店
03超市
04專業(yè)店
05商業(yè)地產
當前位置:
聯商論壇
-
資料共享區(qū)
-
綜合
- 資料
中國的經濟實力[轉貼]
逍遙圣手
上傳于 2004-07-18 14:41
下載次數
(0)
第三世界這個詞,或者換一個說法,發(fā)展中國家,聽上去就是一股子倒霉味。在中國內部,也有相當多的落后地區(qū),地區(qū)差距非常大,看起來如世界經濟格局一般。俺這里準備看看經濟版圖的發(fā)展中國家在中外分別意味著什么。
一、世界各國貧富分類
看世界各國的人均GDP數據非常奇怪。有必要做一個較詳細的劃分:
發(fā)達國家與地區(qū):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除東歐外的國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以色列。一共28個,高的人均年GDP有四萬美元,低也
有5000美元。
石油資源富國:沙特,科威特,阿曼為典型代表,包括西亞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國。伊拉克與利比亞本來也是富的結果被美國搞了,慘。伊朗,委瑞內拉也算。這些國家人均GDP多的有1萬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東歐國家(包括俄國)加土耳其,拉美國家中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泰國馬來西亞約旦敘利亞,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國。這些國家人均GDP在約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幾個非洲小國有些讓人吃驚,加蓬博茲瓦納,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窮國:除以上所列,所有其它國家在人均GDP上都是窮國了,一年不到1000美元。具體列一列,絕大多數非洲國家,拉美香蕉國家,所有南亞國家,新馬泰以外東南亞國家,中亞國家,中國朝鮮蒙古。
如果對比一下上個世紀最后十年頭尾的兩次統計數據,會發(fā)現那些發(fā)達國家的構成是最穩(wěn)定的。甚至20年內都沒有任何變化。如果考慮30年,那么四小龍是加進去了。也就是說,發(fā)達國家的構成,在二戰(zhàn)穩(wěn)定以后唯一的變化就是加了亞洲四小龍。20年過去,再沒有一個國家進入這個層面。
這是個相當奇怪的事。如果不考慮石油國家,那么發(fā)達國家的門檻就是約5000美元的人均GDP。世界上其實有相當多的小康型國家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馬來西亞泰國一度都不錯,可是不管20年還是30年就是搞不上去。實際上如果已經有了2000多美元的人均GDP了,來一個經濟奇跡,不到十年就上到5000了。甚至不用動,等貨幣升值就過門檻了,就象四小龍沖線及沖線以后一段時間的GDP變化一樣。如果一開始基礎不是特別差,如果有連續(xù)20年的高速增長,那么肯定是可以沖線的。要注意用美元計的GDP增長率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是大于經濟增長率的,因為幾乎肯定會發(fā)生貨幣升值等附加效應。但是20年過去了,就是沒有國家能沖上去,一個都沒有。
想想看,20年能增長多少?中國20年翻了兩番,如果肯不顧一切升值,用美元算可以翻三番。但是全世界的那些小康型國家就是沒有一個能沖上去。那些發(fā)達國家更早的時候也沒有5000美元,但是增長邁過門檻的時候很平穩(wěn)的就過去了,而發(fā)展中國家想要復制它們的那種平穩(wěn)過線就是沒有一個成功的。
事情不僅僅是不能過線這么簡單。對于發(fā)展中國家而言,上個世紀的最后十年是很悲慘的。54個國家十年過后比原來更窮了,其中沒有一個是發(fā)達國家,全是發(fā)展中國家。其余的發(fā)展中國家不是停滯就是增長緩慢,除了兩個顯著的例外:中國與印度。
這難道不是一個很奇怪的事么?成為發(fā)達國家就那么難么?如果俺們把石油富國與四小龍除去,事實是很清楚的:成為發(fā)達國家的確就是那么難。
下面解釋這個現象的內在原因。
二、為什么成不了發(fā)達國家?
前面說了,20年中沒有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奮斗成功。這些國家內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這些。
1.賣資源的誘惑 發(fā)展中國家有很多資源非常不錯的國家,如果是石油,更是一炮而紅。這些國家的人民滿足于靠資源過活,只考慮花錢的方式,不考慮另開掙錢途徑。
如果走上這條道路,一個國家的前途就算完了。最嚴重的是人民沒有了努力的動力,不學習了。不努力暫時不要緊,賣資源就是了。眼前的威脅是眼紅的鄰國打進來,所以要大買武器,并且抱著各老牌帝國主義的大腿。最慘的是,抱著的大腿不高興了,那就成伊拉克了。
2.民風懶惰拖拉 拉美非洲的大部分國家,民風可以說得上是懶惰。非洲大兄弟領了工資,買來可樂躺在大街上喝了,以后怎么搞不去想。拉美人民工作態(tài)度要好一些,可是也不怎么樣,喜歡罷工,喜歡過狂歡節(jié)。南亞印度人民的哲學不一樣,認為時間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不重要,干什么事不著急。東南亞國家的人民也說不上勤勞。這此因素對發(fā)展經濟顯然是不利的。
但是這些內因并不是主要原因。發(fā)達國家也有民風懶惰的現象。法國人就不太喜歡工作,老罷工。除了實在什么都不想干的非洲兄弟,懶一點其實不是很要緊。拉美國家東南亞國家也建起了很多工廠,也有過經濟奇跡。只要還肯干活,也有干活的能力,如果沒有特殊的不利條件,慢慢的經濟總會發(fā)展起來的。因為經濟有自然增長的趨勢,工廠多了,建其它工廠就更容易了,發(fā)展到頭了,對這些發(fā)展中國家還提不上。
全球化,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主要問題出在這里。但是全球化是通過怎樣一個過程摧毀這些國家的發(fā)達國家美夢?全球化,進行全球產業(yè)分工,擴大了世界貿易,按照優(yōu)勢互補等等原則,有利于全球經濟增長?瓷先ズ懿诲e。一些國家確實能過全球化類似的過程,從窮國變到了小康型國家。如一些拉美東南亞國家,發(fā)達國家的外資來了,工廠建起來了,或者來旅游的人多了,的確是顯得欣欣向榮。就是出賣資源型國家,也有很多投資挖資源,人民眼界大開。麻煩在于,全球化是按發(fā)達國家的規(guī)則進行的。那些投入全球化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向發(fā)達國家借了債?赡苁峭ㄟ^IMF或者世行,反正債權在發(fā)達國家手里。借債的初衷在于,開始國家窮,想要建工廠,建大樓沒有錢。那么發(fā)達國家可以提供。這就走上了危險的第一步:借錢。
最不成器的那些國家實在是很慘。非洲窮國們借來錢本來是要發(fā)展經濟脫離赤貧的,結果獨裁者或者特權階層不管這個。他們或者把錢直接貪了存到了發(fā)達國家銀行,或者是買了奢侈品花了,還要花錢買武器,都流回發(fā)達國家了。反正是沒有工廠。錢沒有了發(fā)生經濟危機,就繼續(xù)借錢。還債什么的就用資源抵壓。這個游戲最后的結果是,發(fā)達國家印紙鈔票給窮國們,窮國們一會兒就通過各種方式送了回來,還不上只好把資源權益也奉上,資源也賣光了,還欠大堆債務。很多國家已經走到了最后一步,躺那里等死了。撒哈拉南部的非洲窮國們在上世紀最后十年中,除去流入這個地區(qū)的資金,他們反而要凈付出120億美元給發(fā)達國家。什么都沒有了,發(fā)生饑荒就等發(fā)達國家救濟,還有求發(fā)達國家免債務。發(fā)達國家仁慈得很,看見這些國家實在沒有什么可以抵壓的了,就免了一些。在西方國家的宣傳上,只有那些最后關頭的救濟是新聞焦點,西方國家普通民眾們真心以為自己很仁慈,有些發(fā)展中國家人民也這么認為。
拉美東南亞國家好一些,工廠建起來了,城市建起來了。GDP上去了,債務陸陸繼續(xù)還上了,舊債還了借新債,繼續(xù)建設。人民心氣比較好,奔小康,出國旅游,買汽車,頗有一番榮景。這時候,出了些“小”問題。不管是步子走快了,還是出了大貪污犯,還是世界經濟形勢不好,總之經濟增長不那么順利了。那么,建立在增長預期上的一些建設項目使得問題越來越大。這時候,發(fā)達國家又來了。就象東南亞經濟危機一樣,債務多了些,外匯儲備顯得少了,房子建多了泡沫,最后在攻擊之下,貨幣貶值。從GDP數字的角度來看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為什么那些小問題會出這么大的事?發(fā)達國家經濟也經常遇到類似的小問題,最多也就是負增長一點,周期過去,并不影響其根本。而發(fā)展中國家出事可能就是打個對折。這就要歸根于發(fā)達國家的另一個殺手锏:結構調整。
拉美東南亞國家搞建設有了初步成果要繼續(xù)借錢發(fā)展,IMF或者世行就說了,可以借,但是得聽俺們的建議。有些是被逼得,有些是自己主動請專家學者來設計的。那么發(fā)達國家的專家們建議最后的結果就是:這些國家投入的產業(yè)通過結構調整是比較偏的,發(fā)達國家不生產的;而這些國家富了要一些高級的產品,發(fā)達國家說俺們這有,你們不用生產了,你們生產也搞不過我們,沒效率,算了,????們拿手的吧。小康發(fā)展中國家一看,也對啊,俺們造電器玩具養(yǎng)牛干得還可以,人民有了點子錢,讓他們花吧。 于是打開大門,發(fā)達國家大公司的產品長驅直入。
結構調整完了,發(fā)現上當了。自己干的這些事,能賺些小錢,比干賣資源好,可是不怎么來錢。想要繼續(xù)發(fā)展吧,就得賺大錢,那些賺大錢的活又讓發(fā)達國家壟斷了,自己國家就是出血本想發(fā)展高級產業(yè),人家產品在那競爭呢。這也就罷了吧,更加恐怖的是,自己干的還不錯的那些活結果也不算數了。想和中國比造電器玩具,怕是不可能了。本來也就是外資投來的,結果外資跑中國去了,就此束手無策。沒有任何挽回的辦法了。
所以這就是拉美與東南亞小康國家的故事:經濟“奇跡”后面的經濟危機。拉美國家70年代奇跡,后面20年危機,東南亞80年代奇跡,90年代危機。危機完了,不是周期性的,而是一次性的,完了就讓你躺在那里起不來,而不是景氣循環(huán)。
加上蘇東波那些國家自我爆炸,這么一算,全世界絕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都躺下了。剩下兩個:中國與印度。下面談這兩個國家的事。
三、中國與印度
上面說到,發(fā)展中國家基本全完了,慘的就是賣光資源等死,稍好點也是經濟危機過后再沒了希望。發(fā)達國家其實不在乎這些國家慘成什么樣。只要能順利得到這些國家的資源,并不在乎,方法就是用高價賣產品給那些國家的富人不等價交換。如果說得明白一些,發(fā)達國家是有意這樣設計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中國家可以選擇努力一點成為拉美這樣的經濟后院,或者不努力成為非洲完全躺下。
但是還剩下印度與中國沒有完全搞定。俺說沒有搞定是有證據的。說到印度,一般以為這個國家窮得很,人均GDP才400多不到500,在發(fā)展中國家里都算是最低的一檔。中國也不富,今年基本能上1000美元了,還落后于不少發(fā)展中國家。但是放在全球角度看,而不是泛泛地談GDP,中國與印度與其它發(fā)展中國家是顯著不同的。
如果說發(fā)展中國家還有一些技術能力,那么也就在中印兩國了。這兩國能發(fā)衛(wèi)星,能造汽車,這在發(fā)展中國家就沒幾家了。巴西的火箭炸好幾回了也沒發(fā)上去。中印兩國的經濟發(fā)展程度,被大量人口平均給掩蓋了。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業(yè),發(fā)展中國家只有中印兩國。如果只看這些產業(yè),不看那大量的閑置人口,中印兩國的發(fā)展程度是高于絕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因為一個國家的希望,在于產業(yè)發(fā)展,不在于一時的人均GDP。
這兩國的經濟,基本還是獨立自主的。不是說沒有外資,而是兩國的領導力量還沒有被發(fā)達國家所掌控,經濟道路過去是自主選擇的,今后也有自主選擇的余地。其余發(fā)展中國家是已經沒有選擇余地了。想自由選擇么?民主政府里坐著的不定是不是美國培養(yǎng)的走狗。就算總統想奮起脫離這種經濟秩序,底下大堆資家階級買辦可不是虛的,那是要你死我活斗爭的。委內瑞拉的查維斯不是曾經被整慘了么?
印度的獨立自主是比較嚴格的。從尼赫魯開始,印度就是自己搞一套,算是民主制度下搞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全球獨一份。印度國內很多人批評尼赫魯,搞得印度發(fā)展那么慢。這個的確是有道理,印度的經濟管制太死了沒有活力。但是等別的發(fā)展中國家全被放躺下一看,印度這個獨立自主還算是不錯的。等到了90年代,印度終于搞起了獨立自主的改革,培養(yǎng)了一些有競爭力的產業(yè)與大企業(yè),如軟件業(yè),制藥業(yè)。
印度90年代的叫經濟改革,不叫改革開放,因為印度對于開放非常小心,可以說是過分小心了。中國要買印度的鐵礦,印度不賣,要自己煉鐵賣。結果這兩年中國缺鋼鐵,上印度買了不少,讓它等著了。印度的外資公司過得都不怎么好,肯德雞在印度賣不下去了。印度90年代的經濟發(fā)展,和外資關系不大。增長率就是4-5%的樣子,不算快,但是因為一直增長沒有出事,所以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增長國家。如果把中國與印度除去,發(fā)展中國家在90年代幾乎沒有增長,經常出事。印度沒得著外資的好處,可也因此防著了外資的壞處。俺認為印度是有希望的,今后路子走對了,前景比拉美東南亞都要好。最近幾年,印度也開始拉外資了,這是向中國學習。
中國利用外資的水平在俺看來在發(fā)展中國家是最高的,這也是中國經濟增長20年奇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雖然有很多文章批評中國利用外資政策中的錯誤,但是在全球范圍內看,中國的外資政策有幾個顯著的優(yōu)點值得總結。
中國的外債使用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典范。歷年來借了還,還了再借,到現在累計還有一千四百多億美元的外債,建成了很多項目,沒有給國家造成什么麻煩。這一點,全球發(fā)展中國家可以說沒有國家能做到。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外債的使用是很小心的,借債都是有項目的,政府對外債的管理能力與效率都是發(fā)展中國家中最好的。
中國的外資使用上,監(jiān)管在發(fā)展中國家算是很好的。外資來,至少要建個工廠或者研究中心,如果提供技術那就更好。保證不是熱錢,不好跑。外資要想到中國得利,就得搞生產,不管怎么血汗工廠,總得出東西再管分配利潤,這樣就不是零和游戲。中國政府對于外資還有準入限制,有些領域是不讓外資搞的,有些領域只能合資,合資份額不能超過一個百分比,有些領域就可以獨資。具體細節(jié)不論,中國政府實際上知道有些產業(yè)不能讓給外資。大多數發(fā)展中國家的外資那是隨意出入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連銀行都開。
中國政府利用外資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是利用外資提升技術。具體操作有很多失誤,但是有這個原則了,總是能得到一些益處了。俺以為這個原則是不錯的,改進的方法是在具體操作上,不能不要外資了。有一個獨立自主的政府,改進具體操作是有希望的。應該說中國政府是有這個心的,從汽車行業(yè)能看出來。汽車行業(yè)從產量來說是有大發(fā)展的,技術提升就做得不是太好,但是不能說中國政府想讓外資操縱汽車業(yè)了,歷年來有大量政策是想讓汽車業(yè)國產化的,象什么汽車國產化率得多少多少。中國利用外資提升技術也有做得好的,電子通信產業(yè)就是一個。電視機是引進的日本技術,現在已經基本能自主研發(fā)了,雖然有些關鍵模塊要靠進口。
通信產業(yè)引進了幾家外國大公司,國內公司和它們競爭,奇跡般地活下來而且殺到了國外。這在發(fā)展中國家都是沒有過的事,F在中國出口產品分額最大的就是電子產品,已經是中國的殺手锏了,就算是發(fā)達國家也不可能干過中國了。
很多人批評的中國政府“造船不如買船”并不是亂說,但是放到全球范圍去看,就應該承認中國政府在發(fā)展制造業(yè)上還算是好的。事實上只有中國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在制造業(yè)上顯現了與發(fā)達國家對抗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改革開放之初是沒有的。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是會造什么什么了,離真正有經濟效益地賣到全球去還差很遠,F在中國有幾個產業(yè)沒有發(fā)展得很好,象飛機制造業(yè),汽車制造業(yè)。這些被人們所批評。但是要看到,這兩個產業(yè)要是中國能搞好了,那不就成發(fā)達國家了么?中國其實在其它制造業(yè)上發(fā)展得很不錯,盯著兩個難度很高的罵容易忽視總的趨勢。
還有一種誤解,就是中國靠外資發(fā)展經濟,外資都搞的是血汗工廠,中國人就只會在工廠里干點簡單的活。實際上血汗工廠對中國GDP的貢獻并不大。因這這些工廠就是出口產品到外國去,賺了貿易順差才算到GDP里面去,一年不過二三百億美元。
可以說中國的進出口總額是虛的,但GDP不是虛的。中國的GDP主要是靠內需發(fā)展起來的?梢杂玫湫蜕唐反磉@種趨勢。80年代以及90年代早期,靠電視機洗衣機這些家用電器中國的GDP發(fā)展就是非常實在的,現在就算窮人家里或多或少也有這些電器。90年代中期以來,就是電話,手機,摩托車,這些也是普通人都能買得起的。
接下來就是房地產汽車,如果做到普通人也買得起了,那就是中等發(fā)達國家了。現在只能說,精英階層能買得起?墒遣荒芎唵卫斫鉃槠渌l(fā)展中國家的上層貪官們,實際上大量的城市平民也能買車買房。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中產階級的數量已經是發(fā)展中國家最多的,并且領先其它國家一個數量級,與發(fā)達國家也可比了。所以現在中國的城市里生活不看陰暗面與發(fā)達國家其實差不多的,生活品質可能還要好,因為物價低。說這些不是為了自滿,而是為了表明,中國的發(fā)展是超過了歷史上發(fā)展中國家所能做到的程度。問題當然還是很多的。血汗工廠主要是解決了一部分農民的就業(yè)問題,對中國總體經濟發(fā)展其實意義不大。
從總的趨勢來看,在全球,中國的經濟奇跡的意義是非常大的。這是第一次有一個發(fā)展中國家?guī)缀踉谒兄圃鞓I(yè)層面上顯示了挑戰(zhàn)的能力。以前那些發(fā)展中國家被發(fā)達國家結構調整指導得放棄了很多產業(yè),專門干幾個所謂的優(yōu)勢產業(yè)。但是中國沒有接受這種指導,而一直是自主發(fā)展的。中國現在的發(fā)展姿態(tài)其實很明顯的,就是從低級產業(yè)到高級產業(yè),一級級占住了往上吃,占住了就不放棄。這個對于發(fā)展中國家是已經發(fā)生的可怕事實了?梢哉f,其余發(fā)展中國家除了賣資源基本發(fā)展的空間了。東南亞國家就是個明顯的例子,爭外資輸給了中國,接著就是經濟危機。完了和中國經貿關系大發(fā)展,中國買的基本都是資源性商品,包括旅游商品,中國的大量制造業(yè)產品占領東南亞市場。墨西哥也苦得很,與中國的優(yōu)勢產業(yè)重疊了,也肯定競爭不過,所以拖著不讓中國進WTO。也不能指望中國經濟提升,工資上漲轉移產業(yè)到別的國家。中國還有好幾億農民沒工作,不可能轉移到別的國家,要轉移也是往中國內地轉,或者搞民工潮讓內地民工到沿海工作。唯一能有點譜的是印度,那么多人搞開了血汗工廠競爭起來不一定誰贏。但是印度好象沒有想到這條路。中國最多可能在經濟真正大發(fā)展成功了以后放棄這些產業(yè),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現在所謂出于人道主義不要血汗工廠的說法,中國政府是不會聽的,那么多沒工作的農民不知道怎么辦,寧愿被人罵黑心。
中國現在還在占住全球中級產業(yè),這是俺認為加入WTO最大的利益所在。中級產業(yè)帶動經濟可比低級產業(yè)厲害多了。一臺電視機賣出去可能不賺幾個錢,可是生產過程中有很多部件,可以帶動很多廠家。從全球份額上來說,不如中國衣服鞋帽這些低級商品大,但是態(tài)勢是一樣的,中國就是成本最低質量還不斷上升的。其它國家要想在這上面競爭更加不可能了。因為這不是低工資就能做到的,主要靠產業(yè)聚集降低成本。主要配套廠家都在中國了,到哪里建廠都比不過在中國建廠方便。現在有一種雪崩效應,就是全球都跑到中國建工廠,不需要中國政府宣傳了。這個很厲害,馬上會見效。
上面幾段談過,俺的結論就是,中國的經濟經過20年的發(fā)展,已經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大怪獸了,好也罷,壞也罷,都得正視這個怪獸。這也是中國與拉美國家70年代,東南亞國家80年代的經濟奇跡不同的地方。這些國家的的發(fā)展都是偏門的,而中國是一種全面追趕的態(tài)勢;這些國家發(fā)展以后必然會面臨其它發(fā)展中國家的挑戰(zhàn),而中國是一級一級往上吃沒有值得一提的競爭者。因此預測中國會發(fā)生類似的經濟危機就此躺倒是過于簡單了,沒有看到中國與它們的區(qū)別。
現在中國經濟走到了一個什么階段,就是發(fā)展中國家從來沒有過的階段:挑戰(zhàn)發(fā)達國家。下面俺準備展望這個挑戰(zhàn)中可能的事情,也談談四小龍的經驗。
0
0
此資料沒有附件可供下載
全部評論(15)
李輕舟:
好好的貼子,跑題了. ( 2005-06-19 23:40 )
回復
華南虎:
好呀!愛我中華,抵制日貨! 頂。。。。。! ( 2005-06-17 08:39 )
回復
零售業(yè)-職業(yè)經理人:
樓主:像你這樣的帖子就像外電一樣珍貴!用錢都買不到的客觀、實在!。 讀后猶如撥開云霧見晴天。 ( 2004-07-23 01:07 )
回復
零售業(yè)-職業(yè)經理人:
第10樓的音塵絕:你應該多開一個帖子,我們十三億的支持你。。。。。。。。。。。。。。。。。。。。。。! 像這種帖子就要頂置或懸掛BANNER在網站上漂浮。 打倒小日本!! 從經濟上打跨他們的企業(yè),用唾液淹沒他們的小島,三光他們呢的財產,奴役他們的男丁,“照顧”他們的女眷。 ( 2004-07-23 01:03 )
回復
零售業(yè)-職業(yè)經理人:
其實只要多留意國際信息的人或多接觸外資的人都會知道不少這種消息。 國人自大源自封建社會的唐朝,沒落于清代。但是,今天的傳媒要對這種現象負上一定責任。因為我們只能聽到我國好的消息:某地豐收,某技術達到了世界水平、填補我國空白。對于外國的信息很少講。 很簡單:2004年世界500強第二至第四名都是石油公司,我們的中石化和中石油也進去了,具體的差別就是:別人用幾萬工人創(chuàng)造的產值是我們用五六十萬工人所創(chuàng)的十多倍,你在看看具體人均的對比!! 你再看看現在中國進入所謂的世界500強的名單:四大銀行、中國電力集團、中國糧油集團、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哪一家不是壟斷和國家政策嚴重傾斜的企業(yè)。 ( 2004-07-23 00:29 )
回復
stars:
不賣日本貨,不買日本貨。 讓日本人淹死在泡沫經濟里。 有錢也不買日本雞。 ( 2004-07-23 00:00 )
回復
音塵絕:
2004-07-22 11:43:08 清華學子的高度社會責任感 帶起全民族的高度覺醒 -------這是每個炎黃子孫都能做得到的事情 行動吧, 每個有血性的中華兒女!!! 愛我中華、抵制日貨--“新聞報導,清華園快訊”今日中午11:30--12:30,在清華園 的第十食堂、萬人食堂、紫荊食堂三處,同時開展了“愛我中華、抵制日貨”活動; 動主題是“愛我中華、抵制日貨”,通過免費發(fā)送文化衫、傳單,及橫幅、展板等形式 進行了多方面的宣傳。活動開展得非常熱烈,得到了廣大同學、教工及來清華的其他學 生、社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面是現場發(fā)放傳單的宣傳稿: <
回復
加菲貓:
同意三樓的意見 ( 2004-07-22 14:44 )
回復
天馬行空1119:
的確不錯.頂一下:) ( 2004-07-22 07:11 )
回復
每被下載
10次
獎勵
1個聯商幣
相關資料
下載量/好評
共享者
逍遙圣手
的其他資料
水煮三國全集(1--24)~~
2174/1
[分享]柳傳志妙論兩則:..
3609/3
兄弟泣血奉獻----南昌市商..
2655/4
南昌特色購物!!!
3287/2
南昌地方小吃!!!!
2732/5
南昌概況
31898/249
管理員:
X.W.
QQ:2774698110 電話:0571-87015503
網站簡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ICP證:
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