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聯商專欄
撰文/云棲居士
編輯/娜娜
奧樂齊又有新動作。
10月21日,奧樂齊與金鷹國際集團在南京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奧樂齊將入駐金鷹旗下五家購物中心,其中,奧樂齊昆山金鷹店已于2025年5月率先投入運營,而南京仙林金鷹店將于2026年1月與另外三家南京新店同步開業(yè)。
這是奧樂齊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首次與大型商業(yè)集團簽約戰(zhàn)略合作協議,意義頗為重大。
此次合作揭示了這家德國精選平價超市在中國市場的區(qū)域擴張野心。從2019年首店落戶上海,到2025年首次走出上海入駐江蘇,再到如今加速布局南京,奧樂齊正試圖在中國市場跑出加速度。
01
從南京支點到華東縱深的戰(zhàn)略藍圖
奧樂齊的南京布局絕非孤立的商業(yè)決策,而是其中國市場擴張的關鍵落子,背后暗藏著“三維遞進”的戰(zhàn)略野心。
在城市深耕層面,奧樂齊展現出高密度覆蓋的決心。首批4家門店均勻分布于南京幾大主要區(qū)域:仙林店依托金鷹高校商圈輻射年輕家庭,河西巧刻廣場店瞄準高端住宅人群,江北店承接新區(qū)產業(yè)人口需求,形成“全域滲透”的網絡格局。
這種布局密度遠超其初期在上海的擴張節(jié)奏,折射出對南京市場的高度期待——參考昆山金鷹店開業(yè)“盛況空前”的表現,奧樂齊顯然希望通過密集布局快速形成品牌認知,復制甚至超越其在上海的71家門店規(guī)模效應。

在區(qū)域輻射層面,南京的戰(zhàn)略支點價值被寄予厚望。作為華東重鎮(zhèn),南京對蘇中、蘇北、皖南的消費輻射能力已被盒馬等品牌驗證:盒馬憑借南京市場的供應鏈基礎,在揚州、徐州等地實現新店業(yè)績爆發(fā)。
奧樂齊中國CEO陳佳直言此次合作是“深耕華東的重要一步”,其意圖清晰可見:以南京為核心,2026年一季度同步推進鎮(zhèn)江、揚州布局,構建“寧鎮(zhèn)揚”三角樞紐,進而向蘇北、皖南等空白市場滲透,最終形成覆蓋長三角次級城市的零售網絡。
在全國布局層面,南京是奧樂齊“出滬入蘇”戰(zhàn)略的試金石。自2019年進入中國以來,奧樂齊長期局限于上海市場,直到2025年才以蘇州、無錫為起點突破地域限制。
南京作為長三角特大城市,其市場復雜度、競爭激烈度均接近一線城市,此次四店聯動相當于一場“壓力測試”:若能在南京站穩(wěn)腳跟,將為其進軍廣州、深圳等南方市場提供可復制的“硬折扣+商業(yè)地產”合作模式;若遇阻,則可固守長三角優(yōu)化策略,體現出審慎而堅定的全國擴張野心。

02
南京零售變局中的增量空間
奧樂齊選擇此時重兵布局南京,恰逢本地零售市場的結構性變革期,多重機會疊加形成了“窗口期”。硬折扣賽道的空白市場構成首要機會。盡管南京超市品牌齊全度位居全國前列,集齊了山姆、開市客等國際品牌,但硬折扣業(yè)態(tài)尚未形成強勢玩家。蘇果雖占據本地市場主導,但以傳統(tǒng)社區(qū)店為主,商品溢價較高;奧樂齊主打“中端客群+高性價比”的硬折扣模式,恰好填補了市場空白。
另外,強勁的消費基礎提供需求支撐。南京2024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3084元,具備強大的購買力。更關鍵的是,南京消費市場呈現“理性升級”特征:消費者既追求品質,又抗拒品牌溢價,這種“可以買貴的,不能買貴了”的心態(tài),與奧樂齊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從客群結構看,南京高校眾多、年輕家庭密集,仙林、江寧等區(qū)域的社區(qū)消費需求旺盛,而奧樂齊的即食產品、生鮮組合正精準匹配這類人群的快節(jié)奏生活需求。
同時,政策與區(qū)位優(yōu)勢創(chuàng)造發(fā)展條件。作為長三角特大城市,南京獲批服務業(yè)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在貿易便利化、外資準入等方面享有政策紅利。其“承東啟西”的交通樞紐地位,不僅能輻射市內千萬人口,更能覆蓋蘇中、蘇北、皖南等周邊地區(qū)近3000萬消費人群——這與奧樂齊“以南京為支點、拓展華東縱深”的戰(zhàn)略完美契合。
此外,南京政府對新零售項目的扶持力度顯著,開市客落地過程中獲得的全方位服務,為奧樂齊的門店審批、供應鏈建設提供了可預期的便利。而且金鷹集團在南京的商業(yè)影響力還為奧樂齊提供了天然背書:其購物中心不僅是流量入口,更通過“生活服務生態(tài)圈”整合了餐飲、親子、娛樂等業(yè)態(tài)。奧樂齊入駐后,可與金鷹旗下的品牌形成場景閉環(huán),這種生態(tài)協同能力,是單打獨斗的商超品牌難以企及的。

03
白熱化競爭中的生存考驗
盡管未來機會可期,但奧樂齊在南京市場仍面臨多重挑戰(zhàn),每一步擴張都需如履薄冰。首先,南京已成為全國超市品牌競爭最激烈的城市之一:本土龍頭蘇果擁有數千家門店,深入各社區(qū)的網點優(yōu)勢難以撼動,且正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山姆、開市客憑借會員制模式積累了大量忠實客群,南京山姆店運營八年,江北新店開業(yè)即實現客流爆發(fā);這些對手既掌握本地消費數據,又具備成熟的運營體系,奧樂齊若不能快速形成差異化認知,很可能陷入價格戰(zhàn)泥潭。
近年來,硬折扣賽道涌入大量玩家,競爭日趨激烈。盒馬超盒算NB、美團快樂猴、京東折扣超市等玩家正加速入場,這些本土競爭對手在速度和靈活性上具有明顯優(yōu)勢。奧樂齊入華六年,截至目前開設80家門店,而超盒算NB僅用兩年多就開出近300家店,是奧樂齊當前規(guī)模的3倍還多。與本土零售商相比,奧樂齊的規(guī)模相對較小。
另外,本土化適配的深度不足也會暗藏風險。奧樂齊雖在蘇州、無錫推出了部分本土化產品,但南京的飲食文化具有獨特性,若本土化產品迭代滯后、服務體驗未能適配本地需求,即便有價格優(yōu)勢,也難以實現持續(xù)復購。雖然奧樂齊已實現80%以上供應商本土化,但與中國本土企業(yè)相比,其在區(qū)域市場洞察、商品結構優(yōu)化等方面仍需持續(xù)提升。
同時,品牌認知的滲透難度也不容忽視。盡管奧樂齊在上海已形成口碑,但南京消費者對其認知仍較模糊。蘇果憑借二十余年深耕,已建立“本地可靠”的品牌形象;山姆、開市客通過“網紅爆款”營銷實現了破圈傳播。奧樂齊的“德國基因”“硬折扣模式”需要進行市場教育,而這需要投入大量營銷資源。雖然與金鷹的聯合營銷能降低成本,但如何將金鷹的客群轉化為自身的?,如何讓顧客群體接受自有品牌為主的商品結構,仍是需要解決的課題。

寫在最后
奧樂齊以四店聯動的姿態(tài)進軍南京,既是百年國際零售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突圍,也是長三角零售格局重構的重要變量。其“深耕華東、輻射周邊、試探全國”的野心清晰可見,“渠道綁定、產品本土、供應鏈高效、運營精細”的策略具備較強針對性,而南京市場的硬折扣空白、消費潛力與政策紅利,更為其提供了難得的發(fā)展機遇。
但挑戰(zhàn)同樣嚴峻,本土化的深度適配,供應鏈的擴張壓力,每一項都考驗著奧樂齊的運營能力。但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布局都將推動南京超市行業(yè)從“同質化競爭”向“精細化運營”加速演進,而消費者終將在這場變革中獲得更具性價比的購物選擇。奧樂齊的南京答卷,才剛剛下筆。
把聯商設為主頁- 該帖于 2025/10/23 18: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