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幾年國內風起云涌的主題街區(qū)風潮,大量“風格迥異”的主題街區(qū)應運而生,但真正叫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大悅城,就是萬象城,還有新天地、太古里的一些項目,其他的,均難出其右。相信很多吃瓜群眾和小編一樣納悶,不明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討一下這些原創(chuàng)主題街區(qū)一炮而紅的背后奧秘。
一、首創(chuàng)引領風潮,樹立行業(yè)標桿2013年9月,天津大悅城推出國內首個購物中心室內創(chuàng)意文化主題街區(qū)“騎鵝公社”,憑借新奇的集裝箱鋪位、文藝的街區(qū)元素、來自中日韓的設計師品牌店等,吸引了大批年輕人。
如今,消費者己經從筒單的物質獲取發(fā)展到要求社交圈層、精神滿足,他們需要的是新穎的,有視覺沖擊感的東西,一味的模仿、抄襲,生搬硬套的復刻別人的成功,缺乏自己的特色與定位,終顯空洞,容易引發(fā)消費者的審美疲勞,無法形成持久的吸引力和顧客強烈的場所認同感。
其實,不管是天津大悅城的騎鵝公社、上海大悅城的摩坊166,還是成都大悅城的悅街,抑或是北京大悅城的悅界,它們之所以能一鳴驚人,究其原因,另辟蹊徑,首創(chuàng)引領風潮。
鄭州萬象城“9?站臺”,以歐洲文藝街區(qū)為載體,構建了如“回到未來電報局”、“十字廣場”、“為什么不街”、“時差公園”等場景化的異想空間,配合大量的互動涂鴉、夢幻裝置,以及別具一格的路牌等,通過對外擺、綠植、花藝、雨棚等細節(jié)的打造提升空間情調。
有故事線的場景營造,依靠故事、情懷、情結、場景,打造情景化的體驗空間,激發(fā)小眾圈層的共鳴,加強消費者的空間代入感,形成獨特的空間記憶點,延長顧客駐足時間,帶動整個購物中心的客流及銷售業(yè)績的穩(wěn)步提升。
原創(chuàng)主題街區(qū)各個點位的設計,不是雜亂的場景組合與故事拼接,而應是圍繞主題,相互串聯(lián)的情景再現(xiàn),是生動的,充滿情感的靈魂空間,要知道,走心方能打動人心。
合肥萬象城為“愛”而生,主打小資品牌,打造合肥首個愛主題時尚街區(qū),愛·時尚、愛·甜蜜、愛·小資、愛·美麗,為愛發(fā)聲,見證甜蜜,吸引了大波青年情侶、時尚小資女性前往購物約會。
細分市場,鎖定目標客戶群,從業(yè)態(tài)組合到場景營造,緊跟消費者喜好,推動場景創(chuàng)新,升級商業(yè)形態(tài),打造景點式商業(yè),形成特色分明的主題空間,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消費場景和優(yōu)質的購物體驗。
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定位全業(yè)態(tài),與其廣撒網,不如臨河釣魚,愿者上鉤。細分市場,鎖定目標客戶群,做出深層次的差異化,一對一支招,實行各個擊破,打造特定人群地標朝圣地。
天津大悅城5號車庫,全國首個以手作藝術為基調的室內街區(qū),以西方車庫文化為積淀,以臺灣誠品書店、方所書店為參照模板,將1家情懷書店,1家花店,6間設計師工作室,6家精致下午茶,13間手工作坊融于一體,讓消費者身臨其境,感受不一樣的閑暇時光。
聚焦特定的主題和生活方式,集聚有情調的品牌,引入全新的生活概念,倡導全新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理念,營造休閑、時尚、禪意的購物氛圍,提升顧客生活品質。
時下,消費不再局限于添置日常生活所需,以及簡單的吃喝玩樂,開始上升到精神層面的體會與享受。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種健康的、積極的生活方式,這是一種概念性的東西,如何去把握,全靠開發(fā)商自己去領悟。
2016年12月,黑桃2期“皇后的移動迷宮”亮相。不同于1期的魔幻、夢境系列,2期的升級版本主打探險、獵奇,包括“米斯諾花園”、“特洛伊古堡”、“納西索斯鏡面世界”三大主題。突破傳統(tǒng)商業(yè)的動線限制,通過懸浮倒影、魔鏡、投影長廊、科技水簾等五感體驗設計使人沉浸其中,仿佛“穿越”到另一時空。
大膽創(chuàng)新的街區(qū)名稱,主題化的空間設計,通過創(chuàng)意語言包裝、情景設計,激發(fā)消費者的分享欲望,打造獨特的記憶符號。抓住當下的IP熱潮,創(chuàng)造出吸客又吸金的“IP主題街區(qū)”,由經營實體向經營客流平緩過渡。
再好的創(chuàng)意,“保質期”一過,同樣無人問津。想要始終保持新鮮感,緊跟市場熱點,不斷迭代,制造話題,牢牢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是關鍵。創(chuàng)新永不止步,我們不是潮流的跟隨者,而是時代的開創(chuàng)者。
- 該帖于 2017/6/30 10:2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