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品,欧美+日韩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黄 色 成 人 免费网站,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當前位置: 聯(lián)商論壇  -   -  貼子
  |  

主題:MOTO在模塊化后,又一次將自己推向了死亡的邊緣

龍飛

積分:2268  聯(lián)商幣:1180
  |   只看他 樓主

摩托羅拉,已經(jīng)在中國市場上消失許久的智能手機品牌,現(xiàn)在希望憑借其 Moto Z 系列重新奪回市場關注度。繼 Moto Z 和 Moto Z Force 兩款產(chǎn)品之后,Moto Z Play 再度推出,組成三劍客希望奪回昔日榮光。

這次發(fā)布的Moto Z Play與以往其他機型不同,。從外觀上來看,它和家族的其它兄弟長得差不多。配置了前置的指紋識別器,為方形設計同時兼顧 Home 鍵的功能。背部依然是凸起來的攝像頭,下方是安裝模塊的觸點。其采用了玻璃機身,而非金屬,所以定位上走的是性價比路線。
也就是說,Moto Z系列主打的模塊化主要是借助了機身背部的電磁系統(tǒng),以及一套名為Moto Mods的配件組。而手機本身是采用了超薄金屬一體化機身設計,也就是說手機本身的主板、處理器、內(nèi)存、電池都是焊死的,沒有實現(xiàn)“機身硬件分離”。而且,各種模塊也并非作為手機機身的一部分,而是化作“手機殼”的形式,在其背部以套上和取下的方式進行模塊更換的操作。

而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式宣布停止模塊化手機(Project Ara)的研發(fā)。

Ara原本是谷歌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部門下屬的一個項目。最初隸屬于摩托羅拉手機,后來聯(lián)想收購了摩托羅拉,Ara作為獨立項目被留在谷歌大家庭中。

有趣的是,如今谷歌宣布終止模塊化手機開發(fā),而聯(lián)想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卻在昨日表示,摩托的模塊化手機Moto Z將成為競爭“殺手锏”:“模塊化手機的創(chuàng)新是這個行業(yè)里迫切需要看到的,因為它不僅僅是硬件設備新生態(tài)的建立,甚至還會帶來新的應用服務,以及云生態(tài)的建設......所以這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才是黑科技,我相信在我們發(fā)布后的一年到一年半時間里,競爭對手也不見得就會做出類似的產(chǎn)品!

既然谷歌都玩不透的模塊化,MOTO為何還要趟這趟渾水呢,真是應了那句話了:“NO ZUO NO DIE!”

當然了,在這里我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模塊化手機?

模塊化手機,又稱模組化手機,其概念最初源自谷歌先進科技與計劃部門(即ATAP,原隸屬摩托羅拉移動)于2013年開始啟動的智能手機項目Project Ara,主要指的是可以由用戶對手機中的任意元件進行自由更換的手機。除了Project Ara外,ATAP也持有谷歌著名的AR手機項目Project Tango。
這里說到的元件,不僅僅包括傳統(tǒng)可拆的手機電池,甚至還包括處理器、攝像頭、存儲器,甚至屏幕。其概念整體上與PC業(yè)界中提到的“組裝機”相似,也就是說是以DIY為導向的一種手機項目。而這樣做的目的,則是能夠延長手機的生命周期,因為這樣可以方便消費者更換掉過時的零部件,實現(xiàn)手機永不淘汰。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在國產(chǎn)手機格局趨于穩(wěn)定的時候,MOTO卻走向了模塊化這條不歸路。

工藝不夠成熟,外觀美學效果堪憂

在國產(chǎn)手機同質(zhì)化外觀嚴重的情況下,似乎都浸泡在蘋果風中了,當然了,在沒有很好的外觀設計模板的時候,仿制蘋果外觀是目前最為有效和保險的做法。

然而一旦將手機模塊后,雖然從定義上看,自己可以DIY自己的手機模樣,但就目前的工藝水平并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因此產(chǎn)品在外觀上也難以給人好印象。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往往很難為其主動買單。而如果像Moto Z這樣保留一體化機身設計,或許市場前景會好點,但也不會好太多。
模塊化配套體系不健全,難以普及

我們都知道此次MOTO的模塊化改變,是對手機整個配套體系的顛覆,如果想要通過這個創(chuàng)新提升MOTO在國產(chǎn)手機中地位,難免有些牽強,畢竟絕大部分的模塊化手機的配件主要包括音樂、拍照兩個功能,雖然對于部分垂直受眾還是可玩性挺高的,但對大部分人而言價格卻不菲,單個價格就達到了幾百元甚至千元不等。同時,這些模塊也并沒有實現(xiàn)谷歌Project Ara的理想概念,無法更換處理器、攝像頭,甚至也不太可能支持下代產(chǎn)品使用。

同時手機本身就是隨身攜帶的通訊設備,如果構(gòu)建了模塊化的功能,用戶想要給自己手機多一些個性改變,就必須要多帶一些模塊在身上,這種附帶改變,只會是裝逼有余,便利不足。而且與現(xiàn)在手機行業(yè)在ID上的大趨勢“化繁為簡”背道而馳,因此消費者無法接受這類設計。
協(xié)調(diào)性差,影響用戶體驗

在MOTO Z之前其實采用模塊化手機概念的還有LG G5,而根據(jù)Android Authority的報道,LG G5上市以來投訴多多,用戶反映的問題包括手機電源鍵損壞、無限重啟、CamPlus模塊故障、機身縫隙大、GPS信號糟糕和續(xù)航差等等,而即便是換了新機,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根據(jù)韓國Aju Business Daily的報道稱,LG二季度制定的銷量目標為350萬臺,但是實際銷量只有250萬,因此LG的移動部分二季度也出現(xiàn)了1.1億美元到1.2億美元的虧損。LG為整個2016年的G5銷量目標制定在了1200萬,但是目前似乎全年銷量似乎只會達到550萬,比預期的一半還少。
可見,手機的模塊化改變絕非簡單的將手機分開組裝那么簡單,零散的手機零部件會減慢各部分組件的響應時間,也有損電池的壽命,最終使手機的成本變得更高。

雖然從業(yè)界對于手機模塊化的關注度來看,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意,具有極大的前瞻性,未來絕對會擁有極大的價值。但就目前MOTO的現(xiàn)狀來看,更像是在智能手機領域的一次賭博,因為模塊化在使用的方便性以及科技含量都低于整機的,看似高科技只是相對特殊,模塊化的核心是更自由,但是這種自由存在局限性,比如硬件與軟件的兼容問題,所以就目前來看模塊化無法普及,只能是偏向于小眾市場。

在國產(chǎn)手機競爭趨于白熱化狀態(tài)下,對于手機的要求越來越苛求,而手機的普及本質(zhì)上屬于快消品,非剛需體驗熱情和成本支出成反比。沒有業(yè)界統(tǒng)一模塊標準的努力在前,下一步手機換品牌了,模塊豈不是成了雞肋?如果走不了量,僅憑一個模塊化概念圈定消費者的品牌忠誠,連具備產(chǎn)業(yè)號召力的谷歌都放棄了,MOTO又如何說服消費者為一個獨有的標準買單?

(微信公眾號:longgfei)

(個人微信號:longfei651314)

- 該帖于 2016/9/6 11:39:00 被修改過
---------------------------------------------------
互聯(lián)網(wǎng)讓世界變得更簡單,讓你我變得更親近。

  快速回復 高級回復
用戶名:   密碼:   [注冊]
[Ctrl+Enter直接提交帖子]  



網(wǎng)站簡介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ICP證:浙B2-20070104